中国原油进口有望放开
由于国内刚需强劲,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长,对外依存度屡创新高,但这并没有解决地炼企业上游“吃不饱”的问题,企业“油荒”、开工率不足等现象一再出现。究其根源,原油进口权长期被垄断是导致企业上游原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种情况有望得以改变,据悉,目前国家发改委牵头研究原油进口资质管理办法,原油进口权新方案即将出台,对民企开放力度加大。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喊了十多年的原油期货挂牌上市也指日可待,我国在国际原油贸易中的话语权有望得以提升。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原油生产国,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油产量2.08亿吨,同比增长1.65%。但过于庞大的国内需求量致使我国进口原油数量不断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突破了2.8亿吨的关口,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4%。即便如此,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仍长期处于“油荒”期,开工率严重不足,国内屡次出现民营加油站停止供应以及汽柴油限制供应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原油是垄断行业,企业想进口原油,除了一定的资质,还必须要有“进口配额”,甚至即便两者都满足了,进口来的原油,企业也无法自己使用。在原油进口权被垄断的情况下,无论自身的炼油能力如何,地炼企业都必须从拥有进口权的几个国企手中购买原油,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不过这种情况有望得以改变,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原油进口资质管理办法,原油进口权新方案即将出台。
“吃不饱”或将缓解
我国地方炼油企业上游原料不足,长期处于“吃不饱”的低开工率状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整个地炼产能超过1亿吨,开工率低于40%。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拥有原油进口权的五大国有企业及拥有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权和配额的企业可以参与保税交割,其余的市场参与者因为没有原油贸易进口权和配额而无法进行交割操作,就无法进行实物交割。
因此对于多数的民营地炼企业来说,原油进口权的放开是长久以来的强烈诉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鑫民明确表示,目前发改委牵头研究原油进口资质管理办法。“中国化工集团已经拿到了1000万吨原油的进口资质配额,今年估计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放1000万吨甚至2000万吨,目前处在研究分析阶段。”姜鑫民说。
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高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开原油进口权,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上游的原料问题。高健分析称,随着原油进口指标的逐步放开,一方面,地炼企业原油紧张的情况会慢慢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在用作原料方面,原油的产出要高于燃料油,炼厂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对民企开放力度大
对于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卓创资讯分析师表示,2014年原油进口权方案基本敲定,规模门槛均有调整,很快就会出台,对各类民企开放程度会更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获得准入,门槛还是有的。进口权更大规模向民资开放,也是能源领域推进改革的举措之一,当然,技术和环保要求也很严格。
对此,姜鑫民也持相同观点。姜鑫民表示,贸易权的开发一定是平稳有序的,政府一定会有所控制。既然控制,就要把资源用在最好的炼厂里面,因此对炼厂是有要求的,一方面是规模,另一方面还有环保等多项指标。“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并不单纯是指对企业资质或者配额的放开。以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一些有资质、有配额的地炼企业,进口来的原油也无法直接使用,必须进入中石油管道,由指定的一些炼厂来加工。像前段时间广汇申请原油进口经营权,这个就很有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企业对进口的原油直接拥有使用权和销售权。”高健说。